記憶深處,最難忘的是坐在牛車上的童年,小時候常跟著務農的父母在農地打滾,有時看到鄰居阿伯的牛車,就跟著牛車或坐上牛車遨遊於農田裏,感受南台灣的熱情陽光,感受人與牛共耕之溫馨。一生務農的母親不吃牛,常對我們說:「要感恩牛對農家的一生辛苦的耕作與貢獻,所以不能吃」。近期看到一則報導很是感動,嘉義縣一名張姓老農不捨飼養8年的水牛被送進屠宰場,最後決定把朴子市最後一頭水牛送到屏東縣的崁頂護生園區終老,昨天要送別老牛時,水牛一再對著老農點頭,如同感謝一般,讓老農淚流滿面。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淺釋128條邪惡見和錯誤知見》第三十二條, 認他道眾生無佛性。認為除了我們人有佛性,其他的眾生都是沒有佛性的,有的眾生本來就是低級的,某 些眾生本來就是生來給人吃的。這是錯誤的。眾生是平等的,他們都有感情,都有悲歡離合,況且眾生都是在六道輪迴中互相轉換的。想一想就明白了,人有佛性, 難道人一當在六道轉換中變為鳥就沒有佛性了嗎?
六道眾生皆可能是我們累世的親人,老農夫與老牛深厚情感與感恩的真實故事,值得我們在日常處事中學習與迴光返照,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殺生而行放生護生,必能種善因結善果。
資料與影片來源: 嘉義縣家畜疾病防治所、中央通訊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JZrp4G4NTk
(中央社記者黃國芳嘉義縣14日電)嘉義縣一名張姓老農不捨飼養8年的水牛被送進屠宰場,最後決定把朴子市最後一頭水牛送到屏東縣的崁頂護生園區終老,昨天要送別老牛時,水牛一再對著老農點頭,如同感謝一般,讓老農淚流滿面。
嘉義縣議員姜梅紅指出,張姓老農的兒子日前至服務處求助,因其父親年邁,無法再從事繁重的農務,希望父親早日退休,但家人也感念陪伴父親多年的水牛辛勤工作,不忍將水牛販售被屠宰,期盼能找到合適收容的單位。
姜梅紅則透過嘉義縣家畜疾病防治所長林珮如等人協助,積極尋找全國各地收容單位,經嘉義市慈悲協會常務監事鍾淑芬從中牽線,幫水牛找到社團法人中華護生協會屏東縣崁頂護生園區安置。
林珮如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這頭水牛是朴子市最後一頭水牛,為協助收容這頭水牛,家畜所員工四處接洽都碰壁,還好在嘉義市慈悲協會協助下找到水牛終老場所,且中華護生崁頂園區還特地整修牛舍,讓水牛有個舒適的養老處所。
林珮如指出,昨天是水牛要被送走的日子,張姓老農就先幫水牛洗澡,而水牛似乎也知道要離開主人,水牛站在牛車旁一再地對著老農點頭,如同感謝老農多年的照料,老農頓時淚流滿面,一度回到屋內,最後雖然不捨,還是將水牛送上車,老農離別依依神情,完全表現在臉上,場面令人動容。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