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未來」做最好的準備

        大家辛苦工作,學習理財,多是想為「未來」做最好的準備。有人規劃的未來,是「二年後小孩出國留學的費用」;也有人規劃的未來,是「三年後的購屋頭期款」;有更多人規劃的未來,是「退休到死亡」需準備的費用。
        根據民國39年的台灣生命表,國人平均壽命只有53歲,而到了民國108年,國人的平均壽命已達80歲,可見人的壽命不斷的延長,所以退休之後的費用,確實需先做好準備。世界各國都有「退休三支柱」的觀念,就台灣來說,退休三支柱為:
一、社會保險:例如勞保老年年金、公教人員保險、國民年金…
二、職業退休金:例如勞基法退休金、退撫基金…
三、個人理財:年輕時買基金、股票、保險…,累積財富做退休後的生活準備。
        世界銀行建議的退休後所得替代率是70%,簡單說,假設您退休前的月薪是5萬元,那建議退休後的生活費,就是每月3.5萬。如您預期60歲退休會活到80歲,那3.5萬×20年×12月=840萬,就是您未來退休需準備的費用,當然如果再考慮通貨膨脹、壽命延長、老年醫療費用…,也許未來要準備的退休金就需更多。
        但我們的「未來」,是「退休到死亡」,然後一切就結束了嗎?我們可以一起來想一個問題,為何有人剛出生沒做過一件好事,就出生在富貴人家,過著舒適的生活;為何有人剛出生沒做過一件壞事,卻出生在戰亂中的難民營,三餐無以為繼?我們都知道「因果」,也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那為何從未做過好事跟壞事的新生兒,會有天壤之別的生活環境呢?經藏有云「今世福祿何原因,前世建寺供佛人」,由新生兒的例子,我們相信出生之前非由零開始,那我們所規劃的「未來」,是否將不只是到死亡就結束,我們是不是該重新定義我們所謂的「未來」?如拉長時間來看,您對社會弱勢團體的捐助,對正法寺廟的護持,也許就是您投資組合中不可缺少的一環。最後祝福大家都能種諸善業,讓我們都有更美好的「未來」!
可能是天空和顯示的文字是「未來? 表2臺灣地區簡易生命表 æ‘國108年 年齡 x OM 死亡機率 生存數 1x 100000 0. 00243 死亡數 dx 243 全體 平均餘命 定常人口 Lx T, 8323 8083941 80. 84 年齡組 X~(X+n) 0 三十九年臺灣地區簡易生命表 死亡機率 qx 0.04071 生存數 lx 100000 死亡數 dx 4071 定常人口 Lx Tx 97052 5305389 男性 平均餘 ex 53.05 」的圖像

發表迴響

Up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