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掀起當沖熱,網路常有「少年股神」大秀對帳單,每天彈指之間就能大賺數十萬,讓不少股市小白(新手)羨慕讚嘆,但日前永豐金首席經濟學家黃蔭基一語驚醒夢中人,他分享卅年投資經驗表示,「當沖絕對不會賺錢,只有莊家會賺錢!」原來就算經驗豐富,當沖也並非人人都賺錢。
黃蔭基說即使是老手,當沖也可能做白工,何況小白?投資專家分析,對照當沖大戶操作手法,小白當沖根本是拿不對等的武器,參加不公平的賽局,其實多數投資小白當沖總是輸面較大,最易成為被大戶收割的韭菜。
對照台股每日當沖結算數字,整體當沖客確實以賺錢居多,但換算每日當沖整體報酬率,以七月為例,常見報酬率都在百分之零點零幾,最高曾有近百分之零點四,一般人看來簡直是蠅頭小利,但整體獲利數字可能有數億元,而每天約有十幾廿萬人在當沖交易,卻並非人人都賺錢,錢到底被誰賺走?
黃蔭基分享曾當沖三年結算只賺了一萬元,等於一天賺十元,自嘲每天耗時耗神,感嘆「世界上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簡單的,下來是買點,上去就是賣點」,當沖賺來的都被手續費吃掉;但證券專家說,這還算幸運結局,不少小白想當沖卻「卡住」不想賠本賣,幸運的隔幾天有高點賣出,不幸的變成被迫存股,最慘的就是淪為違約交割,信用破產。
其實當沖大戶容易成贏家,但為何小白當沖為何總是輸?投資專家指出,背後有兩大原因,一是小白與當沖大戶的操作邏輯大不同,二是當沖大戶的成本比較低,可以站在相對有利位置。
一般人投資股票買低賣高,總想大賺價差,但當沖大戶每天來來回回,其實操作目的在於「衝量」,即使只有一點點的獲利價差,可能當沖一張股票賺不到五十元,但透過大量買進、快速賣出,由於交易量大,聚沙成塔,操作手法有點類似「積小勝為大勝」。
而實施當沖降稅後,當沖大戶甚至只要在股價上下一檔間,就能大玩價差,而且隨著市場當沖交易愈來愈興盛,盤中交易量大增,當沖大戶更好操作,往往只要買單、賣單同時下好,就能快速成交。
再者,這些大戶每日交易量大,被營業員視為衝業績主力客戶,也可作為跟證券商談判手續費折讓的籌碼;由於證券商營業員背負營業據點市占率壓力,一旦大戶轉台,業績將明顯下滑,為了「留客」往往祭出較高的手續費折扣,甚至連其他資金融通、蒐集資訊等都有專人服務。
這些都意味大戶操作靈活,且交易成本比初出茅廬的小白還要低,例如小白當沖還沒達到獲利出場價位,大戶棋先一著,早就在外數鈔票,或者已經踩著小白,來回沖了好幾趟。
證券界人士也指出,當沖盛行也跟部分證券商衝交易量有關,由於證券商會針對當沖交易大戶給予手續費折扣退佣,例如成交一億元退十萬,即俗稱「一退十」,所以真正的當沖大戶就算每天打平出場,還是可拿到數不少的退佣。
有業內人士分析,有些集團大戶一年結算報酬率低於百分之一,但光是收到退佣就有好幾億。但當沖小戶情況不一樣,由於交易成本沒有大戶低,遇到盤面多空稍有變化,當然更容易賠錢。
此外,當沖造成的違約交割,近來時有所聞。市場認為,這與「T+二」的交割制度有關,亦即投資人在T日買入,只要T+二個交易日(遇例假日順延)上午十時前完成款項交割即可。有別於期貨當沖有保證金制度,但現股當沖只要T+二付款即可,變相給予信用交易,小白們當沖賺錢等於無本生意,但若失去風險意識,稍不小心也會落得沒錢交割,釀成違約。

VIP.UDN.COM
【白話財經】股市小白醒醒! 30年投資老手:當沖絕不會賺錢 | 聯合報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