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只談基本面_投資的簡單基礎框架

自從家裡有了小朋友, 老婆也變得比較務實. 要求的生日禮物是分享基礎投資學. 完成了, 想到板上有一些剛進投資圈的朋友, 或許也可以參看. 對於老手, 則是可以分享在講述過程中, 自己的一些簡單反思.                     
[一些反思]
1. 安全邊際, 確實是第一要義.
2. 市場上60-80%的人, 都不是照這套來做的. 其中又有一半的人是倒著做的. 講到後來發現, 是否有耐性賺慢錢, 是兩種做法的分水嶺. 各有所好.
3. 心理和研究的能力, 其實是並重的. 到後面, 則是兩者會合一, 因為消費者, 領導人, 團隊, 股東, 投資人本人, 都是人類.
4. 回顧自己琢磨產業的進程: 剛開始6年業餘, 3年職業, 慢慢累積看了3000-5000家公司, 初步能夠辨別好壞. 接著發現自己有買不夠多, 無法長期持有的兩大問題, 因此再花3年, 看了200本左右的傳記, 並輔以歐美日中四大市場約5000家企業財報, 如此可以找出世界級的好企業, 約50家. 最後3年, 則再以長期心態做差異化, 找出10家不到的長期觀察企業.
5. 長期投資, 是很大的差異化, 但必須奠基在大量而深入的研究上. 長達十年的投資, 想想並不適合入門者.
6. 未來十年要怎麼進步, 我想除了基本面, 是對人類內心的探索, 自心的鍛鍊, 以及實務商業經營的練習
.
[基礎投資觀念]
1. 安全第一. 安全邊際的觀念(Margin of Safety)
價值一元的東西, 用五角買, 就是安全
*沒有人知道是五角還是六角或是四角. 上帝才知道, 粗糙就好
(知道詳細的人, 可能是詐騙.)
*越是穩定的投資對象, 真實價值越清楚
比如特斯拉, 有可能倒閉, 也有可能賺大錢, 值100, 800不清楚
Walmart就很明確, 賺8元或是7.8元, 或是8.2元而已.
*評價方法是本益比, 10倍是便宜, 15倍是合理, 20倍以上貴. 其他評價方法先不需要學.
本益比原理: 倒數是獲利率. 十倍本益比(買入價100/獲利10)=10%年度獲利(獲利10/買入價100).
為什麼追求年度獲利兩成, 且要知足. 因為全世界企業平均年報酬率10%, 比平均好兩倍, 就很好了, 不要貪心.
**找不到本益比低於10的公司, 代表市場過熱, 冷靜不動就好.
*最難是面對高價忍耐不買, 跟面對下跌忍耐不賣.
*什麼時候賣: 公司基本面變差時
2. 面對虧損
**只有買便宜再加上適度的了解公司, 才能面對虧損
虧損是正常的, 因為只有上帝, 才能知道底部在哪裡, 如果你不是買在上漲, 就注定你要面對虧損.
利用三到五家公司, 平均分配資產, 來減少單一虧損心理影響.
每兩三個月看公司變化, 如果競爭力明顯變差, 可以停損.
3. 基本面研究
**主要是(1)了解消費者的想法(2)企業領導人能不能給消費者價值, (3)能不能長期比競爭者好.
必須下功夫, 一家家去看, 從google “蘋果電腦, 消費者評價“, 開始
4. 了解產業
**科技產業不要碰, 因為變化太快, 沒有人可以判斷.
了解產業, 最重要了解全世界消費者, 長期”更”需要這個產品
比如手機就是夕陽產業, 中國高端服飾是朝陽產業
其次是有力的競爭者, 和自己投資的公司, 比起來怎樣
最簡單的比較方法, 就是到網路上查消費者的評價.
員工的評價不準, 大家都討厭自己公司.
了解產業不難, 多看幾個產業就可以.
5. 了解領導人
領導人以消費者馬首是瞻.
要努力. 持續變化精進, 嘗試新東西.
最好的領導人, 不是自己一個人幹. 有團隊. 要分享, 否則員工怎麼會強
謙卑不驕傲, 否則遲早倒掉
6. 了解自己
投資的本質, 就是不消費, 儲蓄, 為未來成長而投資
**是以如果希望快速消費, 就可能不適合投資.
**如果學習投資之後, 發現自己觀點, 總是跟他人一樣, 也不適合投資. 因為跟所有人都一樣, 怎麼賺錢?
**練習簡單生活, 練習靜心, 練習不生氣, 都是投資的根本.
7. 長期投資
努力三, 五年後, 可以轉成長期投資, 需要深入研究, 因為多數企業很快變平庸, 五年內. 要找到千里馬不容易
想想Lululemon, Sketchers, UA都不紅了.
*長期投資, 最需了解老闆. 產業和消費者都會變化, 好老闆存活
長期投資, 不是不做事, 要持續研究. 產業是會變化的.
8. 景氣循環
景氣循環對好公司, 其實不是很重要
有一個狀況例外, 每十年我們會遇到海嘯, 比如2000, 2008.
其他三五年小波動, 就不用管
9. 財報
財報可以看營收, 最近5-10年能否平均每年成長10%上下. 服務更多人, 代表公司整體的營運能力.
看股東權益報酬率. 意思是每拿公司一分錢, 一年能夠回報多少. 一樣是整體營運能力, 在15-30%都算不錯.
然後是毛利率, 代表對消費者的附加價值. 太高太低都不好, 代表沒有價值, 或者產品太貴而很容易遭受競爭. 在平價事業要低, 高價如服飾品牌要高.
最後是營業費用率, 代表公司經營團隊的節約能力. 扣除對未來投資的部分, 每年應該要持平或降低.
財報是人, 消費者, 競爭力之間, 變化的結果, 應該著重後者, 而用財報來檢視, 檢查而已.
10. 其他
技術分析基本上不重要
籌碼也不重要
外資分析師的意見也不重要. 常常是相反的.
[彩蛋: 投資的朝三暮四]
其實莊子是投資家. 他有猴子與朝三暮四的故事.
著四暮三的時候, 猴子不開心, 給10倍本益比. 朝三暮四的時候, 給30倍本益比. 猴子的一生, 是三三四四, 四四三三, 四三四三.
佛陀的學生, 應該也有企業家. 他說, 順境當求無常心, 逆境當求平常心. 營收好的時候, 要知道無常, 回歸均數. 營收差的時候, 平常心, 因為還是會回歸均數.
例子像是, 電子產業的一年拉貨潮, 三到五年, 具不確定性的未知潛在大客戶訂單, 五到十年, 拉高費用的資本支出, 長達十年二十年的景氣循環.
孩子老婆對你笑, 開心. 孩子對你哭, 不開心.
四三四三, 三四三四.
何時醒來?

發表迴響

Up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